首页
医院公招资讯
个人简历制作
生成下载简历
医院工资查询
留言建议反馈
招聘合作入驻
医护招聘服务平台
文章详情
初级护师-基护高频考点-3
2015-04-15
来源:
护士笔记陪你,一起聊聊医护行业的这些事儿!
标签:初级护师考试,基础护理学
基护高频考点-3
171.超声雾化器的工作原理为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高频电能,然后通过晶体换能器.把电能转化为声能,声能透过透声膜,破坏药液表面张力,从而形成雾滴,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,到达肺泡。
172.超声雾化吸人时,水槽内切忌加温或加水,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50℃,应先关机,再更换冷蒸馏水。
173.超声波雾化吸人后,雾化罐、口含嘴、面罩、螺纹管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病人,治疗结束后,应浸泡消毒1小时,再清洗擦干备用。
174.氧气雾化吸入时,连接氧气装置和雾化器,氧气湿化瓶内不放水,调节氧流量达6~8L/min。
175.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时,应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形涂擦,直径在5cm以上。
176.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,应先注射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弱的药物,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,以免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后因病人不适应产生肌紧张而不宜注射。
177.注射器由空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,其中空筒内壁,乳头、活塞轴须保持无菌;针头由针尖、针梗、针栓三部分组成,除针栓外壁以外,其余部分须保持无菌。
178.臀大肌注射采用连线法进行体表定位,具体注射区域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l/3处。
179.肌内注射时,患者侧卧位,应上腿伸直,下腿稍弯曲,以放松局部肌肉。
180.上臂三角肌定位法,位于上臂外侧,肩峰下2~3横指处,一般只作小剂量注射。
181.2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肌内注射时,不宜选用
臀大肌注射,因婴幼儿在未能独立走路前,其臀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,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,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、股外侧肌注射。
182.病人需长期皮下注射时.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,经常更换,轮流注射,以利于药物的吸收。
183.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,注射时协助病人取仰卧位,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充分暴露股三角区;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,针头与皮肤呈90°或45°角,在股动脉内侧0.5cm处进针;注射毕,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~5
分钟,以防止出血或形成血肿。
184.皮下注射与皮肤呈30°~40°进针;肌内注射垂直进针;静脉注射与皮肤呈l5°~30°进针;股静脉注射与皮肤呈45°或90°进针。
185.静脉血标本包括三种:全血标本、血清标本、血培养标本。其中全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,应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,以防止血液凝固。
血清标本,应将血液注入干燥试管内。
186.采集血培养标本应在病人使用抗生素前,如已经用药,则应在血液浓度最低时采集.并在化验单上注明。
187.过敏试验皮试浓度标准:青霉素200~500U/ml;链霉素2500U/ml;破伤风抗毒素150IU/ml;普鲁卡因2.5mg/ml;细胞色素C0.75mg/ml。
188.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首选皮下注射0.1%盐酸肾上腺素0.5~lml;链霉素过敏可同时静脉慢推10%葡萄糖酸钙(或氯化钙)lOml,减轻中毒症状;破伤风抗毒素过敏,采用多次小剂量的脱敏注射法。
189.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:①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,一半在血管外,可有回血,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,使局部皮肤隆起,病人有疼痛感。②针头刺人较深,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,可有回血,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,病人有疼痛感,局部不一定有隆起。③针头刺人太深,穿破对侧血管壁,无回血,药物注入深部组织,有痛感。
190.舌下给药时,应指导病人将此类药物放在舌下,让其自然溶解吸收,不可嚼碎吞下,否则会影响药效。
191.中分子右旋糖酐,有助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,扩充血容量;低分子右旋糖酐,可降低血液黏稠度,改善微循环。
192.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,外观呈蔚蓝色,不易滑动,管壁薄易被压瘪,无搏动,血液呈向心性,回血为暗红色,推药时阻力小。
193.颈外静脉穿刺部位在颈外静脉外侧缘,下颁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/3处。
194.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、咳粉红色泡沫样痰,两肺可闻及湿罗音。
195.急性肺水肿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,取端坐位,20%~30%乙醇湿化给氧,遵医嘱给药,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。
196.静脉炎的典型症状是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。
197.静脉炎时应立即停止局部输液;患肢抬高并制动,局部用95%乙醇或50%硫酸镁行热湿敷。
198.空气栓塞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疼痛、呼吸困难,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、持续的“水泡声”。
199.空气栓塞时应立即停止输液,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,避免气泡堵塞肺动脉口。
200.血浆输入前需做血型测定,血蛋白液输入前不需做血型测定;全血、血细胞制品输入前需做血型测定和交叉配血。
6.67kPa(50mmHg),中度缺氧:Pa02为4~6.67kPa(30~50mmHg),重度缺氧:Pa02<4kPa(30mmHg)。
235.对缺氧、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者,应以低流量、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。
236.血氧分压低于6.67kPa(50mmHg),属于中、重度缺氧,是氧疗的指征。
237.吸痰时,应该先吸净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,插管时不可有负压,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l5秒。
238.通气量过度,会由于C02的过量呼出,引起呼吸性碱中毒,出现昏迷、抽搐等症状。
239.目前临床上诊断死亡的标准为脑死亡标准。
脑死亡的标准包括:①无感应性及反应性;②无运动、无呼吸;③无反射;④脑电波平坦。以上标准24小时内无改变,并排除体温低于32℃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,即可做出判断。
240.濒死期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,各种反射减弱,肌张力减退或消失,心跳减弱,血压下降,呼吸微弱等。
241.临床死亡期,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,表现为心跳、呼吸完全停止,瞳孔散大,各种反射消失,但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。
242.第一张尸体识别卡应放在尸体右手腕部。
243.尸体料理时,头下垫枕的目的是防止面部变色。
244.临床死亡期一般持续4~6分钟,超过这个时限,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。
245.护理濒临死患者时,应维持患者的治疗,癌痛患者应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。
246.否认期患者,护士应真诚回答患者问题,并与其他医务人员、家属的言语保持一致,不要急于揭穿患者的防御心理,经常陪伴患者。
247.有伤口的尸体应更换敷料。
248.尸斑出现的时间是死亡后2~4小时。
249.尸体护理的操作要点:使尸体仰卧,头下垫一软枕,防止面部瘀血、变色。不能闭合眼睑者可用毛巾湿敷或于上眼睑下垫少许棉花,使上眼睑下垂闭合。有
义齿者代为装上。用棉球填塞口、鼻、耳、肛门、阴道等孔道。在体温单40~42℃之间记录死亡时间。
250.医疗和护理文件保管要求:门诊病历可随住院病历放置。住院期间病历放于病区病案柜中,患者和家属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得翻阅,不得擅自携出病区。出院和死亡后病历整理后交医院病案室。
251.体温单:排列在住院病历的首页。蓝色钢笔填写患者姓名、科别、诊断、床号、住院号、日期及住院天数等项目。红色钢笔在40~42℃之间纵行填写入出院、手术(不写具体时间)、分娩、转入、死亡时间。
25,2.体温曲线的绘制:腋温用蓝“×”,口温用蓝“●”,肛温用蓝“○”,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。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体温与物理降温前在同一纵格内,用红“○”表示,两者之间用红虚线相连。
253.脉搏曲线的绘制:脉率用红“●”,心率用红“○”。相邻脉率之间用红直线相连。脉搏短绌时,相邻心率之间亦用红直线相连,在心率与脉率之间用红直线相连。如遇脉率与体温重叠,在体温符号外划一红圈。
254.长期医嘱: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。内容包括护理常规、护理级别、饮食、体位等。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。临时医嘱:有效时间在24小时内。一般只执行一次。内容包括临时性用药、手术、检验、检查、会诊等,此外出院、转科、死亡也属于临时医嘱。长期备用医嘱: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,需要时用,两次执行之间需有间隔时间,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。临时备用医嘱:有效时间在12小时以内,需要时用。仅执行1次,过期未用则失效。
255.病室报告书写顺序:①填写眉栏各项。②按出院、转出、死亡、新人院、转入、手术、分娩、病危、病重等顺序逐书写,每项按床号顺序排列。
256.护理病历:包括人院护理评估单、住院护理评估单、护理诊断、问题项目表单、PIO护理记录单、健康教育计划和出院指导。
初级护师
阅读原文
阅读453
分享
下一篇:
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
这是第一篇
发表评论
登录评论
匿名评论
提交
提交